看了洪蘭教授的文章:“不參與,你已經棄權了”,
這也是我長期的擔心,百姓對公共事務的冷漠,
(尤其是中產階級似自顧不暇,或力爭上游,已然與民主運作脫勾的現象)。
現在,連最簡單的去投票,都無法激起人們一點點興緻,
比上網、看電視、唱歌、旅遊....都還不吸引人!
這樣的民主國家,是不健康的!
許多的朋友、同事都告訴我:阿耿!
“你關心公共事務,似乎已經太OVER了”,
“日子過得去就好,別人家過得去,我們就可以過得去”,
“做保險的人,愛人人好,別為了公共事務得罪人,這樣會影響你的生意!”,
“搞什麼公園草皮,你兒子球打得比別人多?別人打球都不必割草,那是政府該做的事,你湊什麼熱鬧?”,
“管那麼多做什麼?你不管,這個社會一樣會繼續發展,地球不會停止轉動!”
“你的孩子都還小,把家庭照顧好吧,沒事找事做幹什麼?”
我的心裡是這麼想的:
“就是因為大家普遍冷漠,不管公共事務,才會讓少數人扛得那麼辛苦”,
“因為有什麼樣的選民結構,才會選出什麼樣的民意代表和政客”,
“如果為了賺錢可以終生放棄自己的理想,這種生意不值得經營”,
“照顧家庭、做事業,不全然要與關心公共事務脫節,如果參與的人多了,分擔責任就輕了!不會造成少數人的負擔。甚至還會從團結中開發合作模式和經濟效益”,
“我不管別人是不是要打球,當初,我知道我們的孩子要打球,我去爭取草皮認養,我是個重承諾的人,除非我割不動了,或離開這個地方,不然我會繼續做下去!”
“破壞很快,建設很慢,就像一棵樹,成蔭得至少數年,甚至數十年,但砍下他,只要幾分鐘”,
“像社區的人行道,要暢通得千辛萬苦,要前功盡棄,只需要一間當日完工的鐵皮屋”
破壞不合理管理,建設永遠趕不上破壞!
民主,如果沒有法治,就會無法無天!
台灣的各級政府(管理者)因為選舉太多,不願得罪人、公共事務參與者(政客、民代)素質良莠不齊,公權力不彰!這問題的根源都在百姓對民主的體認不夠,民主的教育沒有落實!
如果大家都不想管、漠視小問題,管理者就會爛!而最後的災難,得全民共享!
我,不一定能改變什麼,但至少,我不願意繼續這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