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值得紀念的一天~陸橋要蓋了!

相關報導影片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lFF5ZnwCQ0     
  蓋火車站人行、自行車行陸橋這個議題,在日光郡好像已經沒有題裁了!
  那天阿樹哥通知我楊立委要到火車站開協調會,我心裡還有些納悶,這個話題應該已經沒有吸引力了,又拿出來炒冷飯,如果是選舉操作真的不聰明,但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因為他們承諾的事,大部份是辦到的,比起那些只會亂開支票錢亂花或分裂日光郡的爛政客,我相信有一些民意代表,是真的願意好好的照顧日光郡的。
  大家都沒有想到進度已經開始了,一年後我們的陸橋完工後,走路上學的孩子更安全了,多了後站的功能,搭乘火車也會更加便捷(如果能有更多的班次連結高鐵和未來的捷運車站那就更棒了),也會讓日光郡和大肚街連結得更好。
  我們已經看到設計圖和楊立委承諾的有預算可以執行,變數應該不多了,謝謝那麼多為這個建設奔走和關心的人:楊瓊瓔立委、林汝洲鄉長、楊忠諺議員、陳文彬老代表、陳武徹代表、和社區許多的好鄰居,謝謝那些被罵得臭頭還是繼續努力的管委會伙伴。(相關熱心人士、縣府、鄉公所、鐵路局相關單位、各級民意代表一併感謝您們!也謝謝林村長來關心...)
  那天自己花錢發了很多的簡訊,很多人在問是誰發的,我沒有署名,一來因為超過字數了要多花錢,二來我想就是通知一件事,一件真的會發生的事,而我沒盡什麼力量,用我的名義發,是很奇怪吧!但我的確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
  祈願一切順利進行,希望未來日光郡可以像以前一樣團結,大家更懂得照顧公共利益,只要是對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事,也許有時候要做一點犠牲和讓步也要去做。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立場)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守望相助 多點關懷

文/洪蘭教授 2009.03.31國語日報 打字:洪勝鴻
  最近打開報紙,充斥瘋狂殺人的新聞:臺灣一名失業男子隨意殺死跟他無冤無仇的陌生人;美國二十七歲的男子殺死母親、祖父母、叔叔、嬸嬸和姪兒後,還放火燒屋,在逃亡時見人就殺,一共殺死了十一人;德國則是一名十七歲的學生拿著槍到母校掃射,殺死了十四名學生後,又去購物中心殺人,一直到警察把他擊斃為止,他一共殺死了十七個人,。看到這麼多冷血的殺人新聞,令人忍不住要問:現在的社會究竟是怎麼了,為甚麼從亞洲、美洲到歐洲,都有人變得如此瘋狂、嗜血?
  有人認為這個世代的孩子不是在父母的懷抱中長大的,他們是在冰冷的公寓中,由電視保母帶大的,他們沒有感受到人性的溫暖,所以視人命如草芥。這是否原因之一,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大人的關懷;缺乏關懷,孩子易有反社會人格。父母不需要二十四小時把孩子抱在手上,但是必須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在他身旁。事實上,愛孩子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即使是街坊鄰居或朋友都可以,只要能帶給孩子安全與溫暖,對孩子心智正常成長都有幫助。
  美國前總統夫人希拉蕊‧克林頓曾經寫過一本書《同村協力》(It Takes a Village),認為一個孩子的長長光靠父母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全村人同心協力才可能成功。在現今冷漠的工商業社會中,這個觀念就更為重要,特別需要社區的人一起來關懷孩子。在一個守望相助、社會結構緊密的社區中,孩子就不大可能變壞,因為他沒有機會。
  有一位義大利教授描述他小時候的親身經歷:
  有一天,他早上起來看到天氣很好,就想逃學去郊外玩。他背著書包往城外走,走到一半,碰到趕羊的人。那個人問他:「羅貝托,學校在那邊,你怎麼走到這裡來了呢?方向錯了呵!」他急忙編了一個謊話搪塞過去;走不遠,碰到一個砍柴的人,又問他同樣的問題;等到碰到第三個人的時候,他就掉頭往學校去了。因為三個人裡面,一定有一個人會碰到他的母親,他逃學說的謊話一定會被拆穿,所以只好乖乖回去上學。他之所以能成為教授,是全村的人彼此關心、監督、照顧每一個小孩的成果,讓孩子一開始就沒有機會走上岔路。
  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也是如此,我母親去醫院生產,我們幾個孩子就很自然去鄰居家吃飯;我們在外面做了壞事,回家之前,訊息早已傳到母親耳朵裡,一進門,家法就等著「伺候」了。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大人對孩子的期望,因為在很窮的時候,是不允許父母投資失敗的。假如你的父母打赤腳,把錢省下來讓你有鞋子穿,你敢不爭氣、不努力讀書來回報父母嗎?現在社會雖然富裕了,但是人心還是肉做的,還是需要別人的關懷。如果大家能夠多關心一下別人的孩子,說不定這個孩子就不會偏激,走上不歸路。
  一個孩子心智的成長需要很多人的關心與引導,在經濟不景氣時,更需要有能力的的人多做一些。多聽孩子的一句話,或許他不會棄得拿刀去殺人;多幫助一個大人,或許他不會絕望得帶孩子去燒炭自殺。每一個悲劇的發生,都表示我們做得還不夠。請在今晚睡覺前問一下自己:我還能為別人多做一點什麼?

  這就是我們小腳印要發揮的精神!總覺得我們的家庭數少了一點,力量不明顯,也不夠多元,這是接下來大家要一起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