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給女兒的信

辰辰:妳今天好棒!
  當爸爸看到妳為了教妹妹學腳踏車所做的努力,我好感動和驕傲,感動-因為妳是那麼疼愛妹妹,驕傲-因為妳那麼的替爸爸媽媽著想!

  妹妹說她不想再騎四輪的腳踏車了,要爸爸把輔助輪拆下來,我很高興她每次都可以很勇敢的說出她想接受的挑戰,當然,也許她不會馬上成功,但只要是做對的事,我一定會支持她,鼓勵她,也謝謝妳願意用全部的力量來幫助她,兄弟姐妹之間會主動地互相幫忙,是爸爸媽媽最感到安慰的事,妳一直在做非常好的示範。

  妹妹的腳踏車因為拆了輔助輪沒辦法停車,她要我幫他再去裝腳架,妳努力地告訴她「不用急,妳也許還會再裝回輔助輪,“等妳真的學會了,爸爸那時候會更有錢再去裝”。」,雖然只有90元,(大概只夠買一個麥當勞的漢堡),看來不多,但是,我們一生中,重要的時候,少了90元,也會有點麻煩的,所以,妳省錢的觀念是很正確的,我仍然要謝謝妳那麼地貼心。

  我希望妳們都能擁有自己的夢想,勇敢、認真地追求妳的夢想,過程可能很辛苦,但有朝一日妳真正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一切的努力都會非常值得。

  妳真的很棒,我們愛妳!祝妳

      每天都可以很快樂,美夢早日成真!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大肚國小下月起推動走路上學_家長會部落格上的文章

休假日晚上,我們家長會的部份成員聚在會長家與郭主任討論有關學校即將推動走路上學運動的規劃,討論很熱烈,各種看法都有。

郭主任是一個勇於任事、樂在工作的人,從以往他主辦假日廣場、整頓校園、推動樂活運動...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個真用心在做事的人。但這一次,為了走路上學,他可得承受不同以往的挑戰與壓力,先要有一套能說服大家都樂意配合的策略,最好還能思考更有意義、能長久延續的作法,坦白說,這並不容易。

他說:「這也是公務人員經常會有一動不如一靜,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主因」,大部份的學校不會主動去做這種事,因為不做也不會怎樣,且要看到正面的循環,變成生活習慣可能需要很多時間。

但這的確是很有意義與價值的事,而他必須在現實條件中設法在學童安全、實質意義、習慣改變的交叉取捨中,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真正難以推動走路上學的原因是:台灣行人的路權不受重視,人行道、騎樓嚴重被佔用、因少子化及社會治安惡化,家長不放心孩子獨自走路上學...;所以,我們才需要在動線規劃及志工資源配置上傷透腦筋,而最後,只能妥協到讓孩子只多走一兩個路口不到百公尺的距離,為了活動效果加入的激勵作法卻會增加行政作業程序,這又可能會讓許多的家長、教師們感覺只為了這一丁點的距離,而做了這麼些莫名其妙的改變究竟所為何來?

教育,應建立學子正確的價值觀;走路上學,好處是很多的:節能減碳、一早起來活動筯骨、讓孩子天天腳踏在他生長的土地上,與這個故鄉才會有感情....許多的事,早該做,也有千百個好處,但不去做,往往只為了一個理由!

至於家長的不放心?其實大家都知道:要訓練孩子獨立,就不可能一輩子不放手、類似讓我們擔心的事,事實上絕少發生;但真要做?神經還真得大條一點!因為好像今天的孩子天生就是來讓新世代的父母提心吊膽的。

我們相信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如果大家都願意團結在一起,以這麼多人的智慧,終究會找到很好的作法。

改變,經常是從少數人真正願意相信投入而開始,您我都是那一點一點的火光。

JUST DO IT!
http://mail.ttes.tcc.edu.tw/parents/read.ph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