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選擇 ,無關對錯
有些人劈荊斬棘、開創嶄新大道。
成功,千秋萬世;失敗,悲壯可泣。
有些人在既成道路上擴展路基、延伸終點。
成功,無聲無息;失敗,無損無傷。
有人適合成為英雄,選擇成為英雄;
有人總是默默跟隨,總在臺下無聲支持。
應該可以是無關對錯,
只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選擇吧?!
日光郡社區小腳印是一群團結且對子女教養有共識的家庭所組成的家族~孩子沒有選擇自己父母的權利,但我們對孩子是有責任的,養與教,生命的傳承,我們深信社區教育可彌補家庭與學校教育的不足,大手牽著小手,必要時放手,路才走得遠!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自信與期許
自信與期許 water
每個當老師的人,總有他最熱切想敎給學生的價值。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一直期待我所敎過的每個學生都能擁有自信,並且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擁有深切的自我期許。有自信,他就能有足夠的熱情去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即使面對挫敗,他也深信自己必能克服困難,闖過難關,不會輕易退縮,更不會輕言放棄,因為他知道每個人各有長處,他自己也有。有期許,他就有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即使在前進的路途中遇到風雨阻礙,他也能堅持往前邁進,因為他知道所有的辛苦與努力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夢想,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雖累,但不苦。
許多事「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要深陷其中的人提升高度來看待自己,甚至跳脫其中,恐怕有很高的難度。學生為何沒有自信?學生為何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期許?常常都是各種因素相互交錯,並經日積月累而形成的,「身處雞群的鷹不會飛」,外在觀感強化了自我意識,久而久之,自我概念一旦形成,要改變談何容易?尤其台灣的教育現場,評量一個學生的標準常常顯得單一且武斷,無形中戕害了多數孩子的自信。試問一個總是在學校重視的考試中居於劣勢的人,如何讓他相信自己有價值?如何讓他相信自己並不比別人差?這對一個成年人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年輕識淺的小孩。
現在任教的班級中,有幾個學生上課反應很好,願意表達,也有自己的想法,與老師的互動很好。在我的認知與評量中,這幾個學生也可以算是語文能力頗好的學生。但是,一旦遇到紙筆測驗,尤其計分比重較高的段考,他們的分數總是慘不忍睹。最終,他們的學習成績總不理想。若你問他們,「你們的語文程度好不好?」他們必然異口同聲回答:「很差!」因為外在具體的數字已使他們的自我形象內化了,所謂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早已簡化為考試分數了。缺乏了自信,要他們對自己有期許,那無異是緣木求魚了。特別在台灣的教育現場中,不管老師、家長,甚至是學生本身,學習成績被認可的只有少數幾個人,長久下來,當然,多數學生是無法擁有自信的,更遑論是自我期許了。
在教育的現場,捫心自問,自己也是隨波逐流者罷了!說來有些悲觀,那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們無法避免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挫敗,但我們能盡力肯定他們些微的進步,強化他們不同的優勢能力,甚至創造更多元的肯定。孩子們無法避免評比與競爭,有評比自然有高下,有競爭自然有汰敗。但我們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評比面向,讓他們知道在某些方面我的確不如別人,但某些方面他們也可以是優秀者。洪蘭教授說的:「孩子在這裡跌倒,不一定要他從這裡爬起來,可以鼓勵他從別的地方爬起來。」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願意爬起來,也相信自己能爬得起來。
選擇逃離競爭現場是一種面對的方式,但勇敢面對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方式。肯定別人的成就並不會令自己自卑,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他們的強項,但我們自有我們的舞台。對於別人優秀的表現,能大聲叫好的人,是有自信的人。
自己有成就時,需要別人的肯定與掌聲;別人有成就時,我們不會吝於多給掌聲與讚許。
幫助孩子找到他們自我肯定的面向,是我們的責任,甚至我們更應該盡力創造讓孩子建立自信的環境,我覺得小腳印家族能扮演這樣的角色,也願意努力營造出這樣的環境與氛圍,大家一起努力吧。
※※※※※
記得我考上師大時,全家人非常高興,父親還特別幫我訂作了一件西裝褲,讓我北上時,可以在較正式的場合穿。
班上第一次開班會時,我就穿著這件西裝褲,上衣則是北港高中的運動衫,腳上踩的是路邊攤廉價的運動鞋。班上女生多男生少,所以推選幹部時,男生當然顯得熱門,我也被提名了好幾次,但最終班上男生只有自己沒被選上幹部。表面上當然為自己不用付出額外的心力感到高興,但內心深處總有些失落,一直以來的自卑感不時流竄。
時間小河不停留,與同學相處越久,越發現同學的優秀。城鄉差距果然是存在的,明星學校的畢業生果然刷子比較大把,許多人不僅功課好,更是多才多藝,言談舉止得體有氣質,穿著裝扮有品味,感覺上自己只靠著讀點死書考上來,實在是樣樣不如人。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又穿著那件唯一正式的西裝褲去開班會,這次上衣換穿了襯衫,腳上則改穿了仿皮的休閒鞋。班上依然推選幹部,我則被推舉為班代,自己真是深感惶恐與意外。當時的導師還特別要同學寫下推選我為班代的理由,原來多數同學認為我很樸實與誠懇。喔!原來鄉巴佬也是一種能力啊!在這之後,人「土」名字「土」反而變成我的特色,這特色讓我在大學四年中擔任了多次的幹部,甚至被選為學會理事長,也為自己建立了一點自信,為日後闖盪江湖存下一點點本錢。
我們都聽過「人因夢想而偉大」這句話,上次聽戴晨志教授演講時,他說,「人是不會因夢想而偉大的,人必是因實現夢想才偉大。」回學校後,我與學生分享這句話,但我多加了一句話,「人因願意努力實現夢想而偉大」,畢竟就社會現實的角度而言,成功者是少數,自認實現夢想更不多見,所以我認為只要願意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都是偉大而值得欽佩與尊敬的人。
期盼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自信,都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些事,並期許自己能做到某些事,更願意付出心力去實現自己所期待的事。
每個當老師的人,總有他最熱切想敎給學生的價值。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一直期待我所敎過的每個學生都能擁有自信,並且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擁有深切的自我期許。有自信,他就能有足夠的熱情去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即使面對挫敗,他也深信自己必能克服困難,闖過難關,不會輕易退縮,更不會輕言放棄,因為他知道每個人各有長處,他自己也有。有期許,他就有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即使在前進的路途中遇到風雨阻礙,他也能堅持往前邁進,因為他知道所有的辛苦與努力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夢想,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雖累,但不苦。
許多事「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要深陷其中的人提升高度來看待自己,甚至跳脫其中,恐怕有很高的難度。學生為何沒有自信?學生為何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期許?常常都是各種因素相互交錯,並經日積月累而形成的,「身處雞群的鷹不會飛」,外在觀感強化了自我意識,久而久之,自我概念一旦形成,要改變談何容易?尤其台灣的教育現場,評量一個學生的標準常常顯得單一且武斷,無形中戕害了多數孩子的自信。試問一個總是在學校重視的考試中居於劣勢的人,如何讓他相信自己有價值?如何讓他相信自己並不比別人差?這對一個成年人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年輕識淺的小孩。
現在任教的班級中,有幾個學生上課反應很好,願意表達,也有自己的想法,與老師的互動很好。在我的認知與評量中,這幾個學生也可以算是語文能力頗好的學生。但是,一旦遇到紙筆測驗,尤其計分比重較高的段考,他們的分數總是慘不忍睹。最終,他們的學習成績總不理想。若你問他們,「你們的語文程度好不好?」他們必然異口同聲回答:「很差!」因為外在具體的數字已使他們的自我形象內化了,所謂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早已簡化為考試分數了。缺乏了自信,要他們對自己有期許,那無異是緣木求魚了。特別在台灣的教育現場中,不管老師、家長,甚至是學生本身,學習成績被認可的只有少數幾個人,長久下來,當然,多數學生是無法擁有自信的,更遑論是自我期許了。
在教育的現場,捫心自問,自己也是隨波逐流者罷了!說來有些悲觀,那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們無法避免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挫敗,但我們能盡力肯定他們些微的進步,強化他們不同的優勢能力,甚至創造更多元的肯定。孩子們無法避免評比與競爭,有評比自然有高下,有競爭自然有汰敗。但我們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評比面向,讓他們知道在某些方面我的確不如別人,但某些方面他們也可以是優秀者。洪蘭教授說的:「孩子在這裡跌倒,不一定要他從這裡爬起來,可以鼓勵他從別的地方爬起來。」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願意爬起來,也相信自己能爬得起來。
選擇逃離競爭現場是一種面對的方式,但勇敢面對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方式。肯定別人的成就並不會令自己自卑,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他們的強項,但我們自有我們的舞台。對於別人優秀的表現,能大聲叫好的人,是有自信的人。
自己有成就時,需要別人的肯定與掌聲;別人有成就時,我們不會吝於多給掌聲與讚許。
幫助孩子找到他們自我肯定的面向,是我們的責任,甚至我們更應該盡力創造讓孩子建立自信的環境,我覺得小腳印家族能扮演這樣的角色,也願意努力營造出這樣的環境與氛圍,大家一起努力吧。
※※※※※
記得我考上師大時,全家人非常高興,父親還特別幫我訂作了一件西裝褲,讓我北上時,可以在較正式的場合穿。
班上第一次開班會時,我就穿著這件西裝褲,上衣則是北港高中的運動衫,腳上踩的是路邊攤廉價的運動鞋。班上女生多男生少,所以推選幹部時,男生當然顯得熱門,我也被提名了好幾次,但最終班上男生只有自己沒被選上幹部。表面上當然為自己不用付出額外的心力感到高興,但內心深處總有些失落,一直以來的自卑感不時流竄。
時間小河不停留,與同學相處越久,越發現同學的優秀。城鄉差距果然是存在的,明星學校的畢業生果然刷子比較大把,許多人不僅功課好,更是多才多藝,言談舉止得體有氣質,穿著裝扮有品味,感覺上自己只靠著讀點死書考上來,實在是樣樣不如人。
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又穿著那件唯一正式的西裝褲去開班會,這次上衣換穿了襯衫,腳上則改穿了仿皮的休閒鞋。班上依然推選幹部,我則被推舉為班代,自己真是深感惶恐與意外。當時的導師還特別要同學寫下推選我為班代的理由,原來多數同學認為我很樸實與誠懇。喔!原來鄉巴佬也是一種能力啊!在這之後,人「土」名字「土」反而變成我的特色,這特色讓我在大學四年中擔任了多次的幹部,甚至被選為學會理事長,也為自己建立了一點自信,為日後闖盪江湖存下一點點本錢。
我們都聽過「人因夢想而偉大」這句話,上次聽戴晨志教授演講時,他說,「人是不會因夢想而偉大的,人必是因實現夢想才偉大。」回學校後,我與學生分享這句話,但我多加了一句話,「人因願意努力實現夢想而偉大」,畢竟就社會現實的角度而言,成功者是少數,自認實現夢想更不多見,所以我認為只要願意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都是偉大而值得欽佩與尊敬的人。
期盼所有的孩子都擁有自信,都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些事,並期許自己能做到某些事,更願意付出心力去實現自己所期待的事。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一枝草一點露
一清早陪辰辰去騎腳踏車,不定時的,只要我起得來,
而她?只要我在耳邊輕輕的問”要不要騎腳踏車?”,
她就會自動起床,簡單的著裝就可以出發
今天我帶她去看露珠,迎著晨曦,一大片的晶瑩剔透,
是昨天一早和鄰居戴先生在球場不小心發現的,這感覺,
像之前不小心闖進一片晨霧,像雲海一樣的,真美
不要小看一根小草的力量,它們都有很堅強生命力的,
這個露珠就是小草的能量!它們用大自然給予的能量!
....我又開始碎碎念了
唱了一首歌給她聽:
如果你是朝露 我願是那小草
如果你是那片雲 我願是那小雨
終日與你相偎依 於是我將知道
當我伴著你 守著你時 會是多麼綺麗~
(我快40了,才較知道這首歌的意境)
她淺淺的笑.....
而她?只要我在耳邊輕輕的問”要不要騎腳踏車?”,
她就會自動起床,簡單的著裝就可以出發
今天我帶她去看露珠,迎著晨曦,一大片的晶瑩剔透,
是昨天一早和鄰居戴先生在球場不小心發現的,這感覺,
像之前不小心闖進一片晨霧,像雲海一樣的,真美
不要小看一根小草的力量,它們都有很堅強生命力的,
這個露珠就是小草的能量!它們用大自然給予的能量!
....我又開始碎碎念了
唱了一首歌給她聽:
如果你是朝露 我願是那小草
如果你是那片雲 我願是那小雨
終日與你相偎依 於是我將知道
當我伴著你 守著你時 會是多麼綺麗~
(我快40了,才較知道這首歌的意境)
她淺淺的笑.....
訂閱:
文章 (Atom)